人类在探索对残疾人的定义和改善其境况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残疾观和残疾文化。其中,个人模式与社会模式的影响颇为深远。
个人模式从生物学视角出发,提倡通过现代医疗等手段最大限度使残疾人摆脱自身条件的束缚,达到更好地融入社会的目的;个人模式为残疾人提供内在自我驱动力.随着医学模式下“关怀”理念的深入,相关工作人员运用专业理念和技巧,积极介入残疾人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化解,及时有效地帮助残疾人纠正心理偏差,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竭力营造一种人人都可以成为“阿甘”的社会氛围。目前,在现代康复学的治疗下,大部分残疾人生命得到了重建,“社会关怀”的理念也在步步深入。在各种心理因素影响下,残疾人完成个人价值的“返本开新”、实现回归社会和融入社会的愿望将更加迫切。
社会模式则基于政治学视角,从残疾的社会因素出发,致力于排除以往社会对残疾人的成见,进而消除残疾人在社会中的各种障碍。社会模式为残疾人带来外在社会融合力社会模式者提倡通过社会变革来重建现有制度和通过革命性的直接行动来消除对残疾人的各种偏见和不利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残疾人群体自身意识的觉醒,也为残疾人改善生活提供了社会行动指南。“社会模式”的提出打破了人们对残疾的固有认知,倡导将生物(缺陷)和社会(残疾)进行区分,即“损伤”(impairment)表示“肢体部分或全部缺失,或肢体或身体机制有缺陷”,但“残疾”(disablity)是指由当代社会组织造成的限制残疾人正常活动的现象,原因在于组织不考虑或很少考虑身体有缺陷的人,而将他们排除在社会主流活动之外。这为后续残疾人争取物质环境和信息交流环境提供无障碍服务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社会改造”为残疾人自主安全地通行、出入相关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资讯、获得社区服务等提供应有的便利,从而促进残疾人的社会参与感。正是在社会模式的驱动下,一些无障碍通用设计的技术和产品得以问世,残疾人的社会工作与社会理念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
以上两种模式在促进残疾人个人发展和社会正义中前后相承,各司其职,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