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嘉宾范会芳:疫情催逼机构创新服务方式、重厘服务对象、拓展服务领域、加强人才素质

综合:于凯
2020-04-08
来源:立德智库

范会芳,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学博士,蒙纳士大学社工系访学学者。荣获2012年度中国社工人物、郑州大学“最受欢迎教师”等荣誉称号。011年10月率先在郑州市中原区创办第一家社工机构。目前担任河南省社会学会副秘书长、河南省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郑州市中原区龙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等职。



u=3144977642,2981944632&fm=27&gp=0.jpg


很感谢今天立德智库提供的平台,结合本次主题,我要分享的内容是“打破思维局限,在挑战中把握机遇”


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新冠疫情给社工机构带来哪些困难、挑战与机遇?


疫情带给社工机构带来了暂时的困难,我想很多社工机构管理人员也感受到了,这种困难用三次字来说,就是“人、财、物”。


人,是社工机构发展的基础,疫情期间,带来了社工行业人员离职的危机,使得人员离职的概率高了起来,我们机构也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有年轻的社工打电话表达,家里人不让在疫情期间返岗,希望她离开社工这个行业,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意识到人才队伍告急是疫情给机构带来的第一重困难。


财,大部分社工机构都是依靠政府购买项目获得资金支持,社会工作的服务大都集中在社区,一线的社工服务与社区的服务对象面对面的开展个案、小组、社区活动等。疫情期间,社工项目无法开展,政府款项就无法到位,没有结余的机构出现资金告急的情况,没有资金就没有机构运行的资本,这是疫情带来的第二重困难。


物,疫情袭来后,看到社区一线的合作方和服务对象,我开始思考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向认识的医护人员朋友了解口罩等必要的防护用品购买情况,获得的反馈是口罩资源紧缺,无法获得购买渠道,这样的物资告急的情况是疫情带来的第三重困难。


这三重困难为机构带来了挑战,我总结了以下四种挑战。


1、服务方式亟待创新;之前的社工服务,主要依靠社区,面对的服务对象多事社区急需服务的人群,当然,以线下服务为主。疫情带来的挑战对传统的服务方式带来了致命的影响,我们需要思考,疫情过后对原有的服务对象怎么开展服务,除此之外,还要思考服务对象被疫情带来的影响,我想不出门、不聚集会成为一段时间内的常态,这就对了传统的社工服务方式带来了挑战。


2、服务对象亟待确认:很多社工机构的服务主要在社区开展,服务对象也是社区中的一部分弱势群体,虽然是某一类型的居民,但是集中到项目中看,就是这部分弱势群体中可参与活动或愿意在项目中被服务的人员。疫情过后,服务对象的不确定性增加,之后参与服务的群体是否还是原有的服务对象,无法评估,对一线社工来说,是一种挑战。


3、服务领域亟待拓展:我们可以预估,疫情后,政府会在公共卫生领域、应急领域、心理服务领域方面投入更多资源,社工机构需要拓展领域保障自身的生存。


4、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加强:疫情中,我们可以看到社工人才队伍在应急能力,社会工作专业性与综合性方面,都需要进步。


从行业的宏观角度来看,本次疫情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结合上述的四个挑战,进行了一些粗略的思考,分享与大家。


1、转变服务方式的机遇

线下服务转化到线上,利用新媒体、网络云端创新服务内容,打开思维的局限,比如腾讯会议、微信、QQ、等平台开展服务。社工可以先学会这些,教会我们的服务对象,结合社会学中的人际互动的理论,通过网络的形式,让我们用新的互动方式开展服务。


2、扩大服务对象的机遇

利用网络直播、抖音小视频等平台,选准主题,通过直播的方式拓展服务人群,这种新型的自我展示的平台,操作得当,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在线上将社区内的中青年群体纳入服务范围,进而在未来转化到线下。


3、拓展服务领域的机遇

根据需求,拓展服务领域,社工机构可以拓展参与危机灾害的救助与应急社会工作领域的服务内容,因需设项,学习提升,拓展机构服务领域。


4、提升人才队伍素质的机遇。

疫情是照妖镜,也是试金石。人才的短板、长处在疫情中有较好的展示。因此,根据社工人才队伍的现状,机构要量身定做个人成长计划,提升员工素质,适应服务创新的需求。


疫情终将过去,我们期待社会工作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点击此处查看本栏目所有内容

阅读722
分享
写评论...